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营利连续第三年下滑!富国基金净利同比下降3.47%,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仅剩三位

专题:聚焦2024基金年报

  近日,多家公募盈利排行榜出炉>>2024公募基金公司净利润数据(搜索版)

  与2023年相比,富国基金的业绩表现进一步下滑。据年报显示,富国基金2024年实现营收64.05亿元,同比下降4.62%;实现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下降3.47%。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富国基金营收净利达到高点后的连续第三年下滑。

营利连续第三年下滑!富国基金净利同比下降3.47%,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仅剩三位

  数据来源:Wind

  有分析认为,富国基金因在部分权益类产品布局上未能完全契合市场走势,导致净利润下滑。

  从行业背景来看,自2023年7月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后,易方达、华夏等头部公司纷纷调整战略,通过降本增效等措施推动财务数据改善。

  然而,富国基金作为一家老牌公募基金,在战略调整上显得不够及时或有力,导致净利润连续亏损。特别是在其股东由海通证券变更为国泰君安后,国泰君安旗下公募牌照众多,这种亏损现象可能引发股东对富国基金整体战略的质疑,并对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产品结构来看,富国基金的非货基金虽然占据主导,但权益基金增速明显乏力。以2024年为例,其公募管理规模增长了1808.4亿元,其中货币基金贡献了938.16亿元,债券基金贡献了超600亿元。相比之下,主动权益产品的规模增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营利连续第三年下滑!富国基金净利同比下降3.47%,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仅剩三位

  数据来源:Wind

  从业绩表现来看,当前富国基金正面临着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不断亏损的困境。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富国基金旗下的13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近40%收益亏损;拉长时间来看,上述13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着45只基金自成立至今仍亏损,占比达34.09%。

营利连续第三年下滑!富国基金净利同比下降3.47%,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仅剩三位

  部分富国基金旗下开放式基金业绩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另外,以沪深300指数作为业绩比较基准,富国基金业绩增长为3.14%,尽管实现了正收益,但与沪深300指数相比,仍未能达到其增长水平,整体业绩表现未能超越基准指数。

营利连续第三年下滑!富国基金净利同比下降3.47%,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仅剩三位

  数据来源:Wind

  此外,虽净利润已连亏三年,但过去三年富国基金仍凭借着存续产品和新发基金收取着不菲的管理费。Wind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上半年,富国基金的在管基金数量从276只突破至342只;而在2022年~2024年的时间里,富国基金合计收取了管理费140.62亿元。

  随着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回升,资金并未大幅流入,反而出现“越涨越赎”现象,进一步加大了相关公司的经营压力。过去,富国基金凭借规模增长,培养出朱少醒、王园园、曹文俊、李元博等百亿规模基金经理。但近两年业绩下滑,如今仅朱少醒、王园园、林庆三位基金经理的主动权益管理规模超百亿。截至3月20日,富国基金共有95名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近3年。

营利连续第三年下滑!富国基金净利同比下降3.47%,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仅剩三位

营利连续第三年下滑!富国基金净利同比下降3.47%,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仅剩三位

营利连续第三年下滑!富国基金净利同比下降3.47%,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仅剩三位

  数据来源:Wind

  业内人士指出,公募基金行业转型已进入攻坚阶段。头部机构凭借规模效应与资源整合能力,正从“规模王者”向“全能选手”进化;而中小机构则必须走差异化道路,要么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要么通过特色产品打开市场缺口。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深化以及养老金入市的提速,具备投研深度、产品创新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的机构,将在行业变革中脱颖而出。

  站在2025年的起点,公募行业的分化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此背景下,富国基金的表现备受关注,其能否在行业变革中抓住机遇、实现突破,新浪基金将持续跟踪。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